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专访】蒋昌建:我就是一个爱吃拉面的宅男


当年最佳辩手变身主持“激动帝”
蒋昌建:我就是一个爱吃拉面的宅男



  稍有年纪的观众都会记得多年前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在这个节目中涌现出的一批神一般的辩手中,蒋昌建令人记忆犹新。从复旦转到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毕业,蒋昌建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直到去年凭借主持《最强大脑》再次家喻户晓。外形儒雅、语言睿智、风格富有激情。老观众惊呼“那个蒋昌建又回来了”,而新观众则爱上了这个学识渊博的“萌叔”。“激动帝”蒋昌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细述自己的执教生涯和新的主持人身份,对于让自己一战成名的辩论赛,他也充满感慨地再度提及。

  “激动帝”主持很激动

  新报:很多当年看过你辩论赛的观众去年看到你出现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都很惊讶,现在这个节目已经进行到第二季,从当年的辩手到现在做主持人感觉如何?完全适应了吗?

  蒋昌建:辩手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生活中不会是这个角色,比赛中是。辩手在比赛中有输赢的结果。主持人只是在节目中有机结合,这是最大区别。现在感觉上电视和上课很不一样,录制之前也要做功课,但是这功课更累更复杂,有时候还挺痛苦,因为选手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很多人都说我在舞台上太激动了,确实,因为我知道每个选手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也知道他们预期自己会表现成什么样。在学校当老师当惯了,看到学生任何一个超出自己想象的表现时,我也会动感情,也许我还需要修炼吧,修炼到把自己的感情控制在大家能接受的范围内。

  新报:你从观察者的身份来谈谈,现在流行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秀”的成分该如何把握?

  蒋昌建:我更愿意从“show”这个词来展现科学真人“show”的核心。必须承认不是所有《最强大脑》项目都适合电视表达,因为电视上播出需要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这个翻译的过程会增加很多表达因素,比如道具、挑战项目设计、挑战流程规则设计等,但是这些东西都不会以形式伤害内容,也就是说挑战本身的难度、对难度极限的冲击、选手脑力风采内核,都不会使内容发生改变。

  新报:在此之后你还接到过其他节目的邀约吗?

  蒋昌建:我做电视节目基本在一个类型内做,我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限定在科普教育文化时政评论节目范围内做,除了节目内容设定之外,还有同学、学长希望我去做,他们的命令很难违背,所以参与了一些节目。

  选择教书是性格使然

  新报:当主持人后,自己的生活有改变吗?

  蒋昌建:生活没有太多改变,该上课就上课,该做研究就做研究。主持不是我的主业,每年只有一季,三个月周末来录一录,所以对我生活不会有太多改变。节目还是要做一些家庭作业的,首先对挑战规则、难度、选手情况要做些了解,倒不需要训练,对录制流程还是需要经历一下的,对体能是很大的挑战,90个小时的录制,对脑力也是很大挑战,没法重复一些挑战规则的台词,甚至台上站位都不一样。

  新报:当年辩论赛一战成名后,很多人都在关注你,你也一定有不少好机会,最终选择教书是出于什么考虑?

  蒋昌建:第一因为我性格原因吧,我还是喜欢能够支配自己的时间,相对来讲活动时间比较自由,学校不用坐班,所以这一点满足我的这样一种性格要求。第二呢,大家都知道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十七八岁进来,二十几岁出去,心态会非常年轻,而且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与时俱进。这两点是我选择留校的原因。

  新报:做了主持人后,是不是在学校听你课的人越来越多了?

  蒋昌建:每一学期基本上比较均衡,注册课人数有上限,很难说是多了还是少了。复旦大学选课比较理性,试听过程中有个比较,如果听课过程中没有那么高潮迭起,跟他预期不一样他可能不太会选。教学有自身的规律,传授知识是个整体的体系,上课和上电视是不太一样的,上课前会跟学生作简要说明,希望给他们一个很好的预期。一般选课前学生会对任课老师做一些研究,除了老师的学术背景教学背景之外,还有老师上课的风格,老师打分的状况。有部分学生非常理性,考虑出国找工作,这些也是他们选课考虑的因素。

  新报:你的学生知道你的辉煌过去吗?

  蒋昌建:我也接触到不少学生,他们会谈到,他们上初中的时候会将我们当年辩论比赛时的录像放出来看,这些多多少少他们都会涉及,他们对一些老师过去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但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

  辩论赛也要与时俱进

  新报:当年从大专辩论赛里出来的很多辩手,像路一鸣、胡渐彪、黄执中……您和他们后来有过交流吗?

  蒋昌建:我们见面不多,聚的不会太齐,但点对点的,会见一下,见面会打趣。

  新报:现在还会关注辩论赛的发展吗,感觉近年来国际大专辩论赛已经没有当年的关注度了。

  蒋昌建:辩论比赛是一个传统校园活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荧屏。这种形式发展到今天当然要与时俱进。校园辩论比赛依然以相对比较传统形式进行,电视会采取更适合电视语言的表达形式呈现给大家,尽管现在辩论比赛不像90年代那么火,但是它的变相形式,电视人依然在不断探索,比如《奇葩说》节目,很多参与其中的有辩论经验的朋友,在很多话题中能看到辩论的影子。

  新报:春节会怎么过呢?新的一年有什么愿望?

  蒋昌建:春节还是休息吧,没有其他安排。其实期望两个,老生常谈:一个是希望自己身体越来越好,越来越健康,不要出大问题。第二是希望自己班上能够看到更多来自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的同学。

  新报:现在很多年轻观众也叫你“男神”。

  蒋昌建:不要说我是男神,我跟大家一样,就是吃蛮多拉面的宅男而已。

  新报记者 王轶斐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新报星期六

微信号:saturday_xinbao
功能介绍:时政新闻、热点事件、休闲娱乐、新鲜资讯、创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