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销售】百货行业救生圈何在?

专门为房企总裁提供最新、最快、最私密的商业资讯,资讯齐分享,传递正能量,加关注可获更多信息。

------------------------------------------------

中国百货业的持续疲软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互联网浪潮的冲击,房租、人工等费用的持续上涨以及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等不利因素,即便是在精英云集的上市公司当中,业绩惨淡的百货公司也比比皆是。正是在这种困境下,百货业开始了包括门店购物中心化、调整经营业态、O2O触网、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等多方面的全渠道转型。

传统百货面临困局:

1、电商疯狂发展分流交易额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1.3万亿元,预计2013年将达到1.85万亿元,同比增长41.9%。其中,仅去年“双十一”期间,淘宝和天猫的交易总额就达350亿元,而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抽样监测结果显示,去年全年上海54家百货商场共计实现零售额仅309.93亿元,同比仅增长0.2%。

2013年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数据显示,网络购物销售增长31.9%,增速分别比百货店、超市和专业店高出21.6、23.6和24.4个百分点。大多数百货企业增速下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租金等费用大幅增长

中国连锁行业协会的报告数据显示,2002~2005年是连锁企业开店最快时期,相当部分门店租期为10~15年,最近两年将集中续租且预计租金将会成倍增长。2012年零售企业平均费用上涨8.3%,其中连锁百强企业房租平均上涨20%、人工费用上涨20.5%,房租、人工费用是百货业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

2012年王府井包头2店、王府井西宁1店物业出租方均在租赁合同到期之前,将租金由1000多万元提高至4000多万元,一下子翻了4倍。 中百集团2012年财报也显示,受人工成本及租金快速增长的影响,公司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其中员工工资同比增长20.2%,租赁费用同比增长23.4%。

而为了应对高租金成本,早在2011年王府井就计划投资大约10亿元购买自有物业。2012年,时任王府井董事长的郑万河还曾表示,未来三年拟提升自有物业比例至40%左右。

3、百货联营模式难以为继

联营模式是让中国百货受伤的内因。

联营模式被业内人士俗称为二房东模式。因为大部分百货公司没有自己的物业,只是从商业地产商那里租用物业,然后转手再租给各个品牌商或者代理商,利润来源主要是收取品牌商的租金和销售扣点。而欧美百货企业普遍采用买手制,通过将商品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赚取利润。

四家百货突围之路:

1、王府井百货

2013年9月25日,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正式宣布实施战略转型。公司在完成收购春天百货、提升物业自有率的基础上,将加快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业态发展,探索与品牌商进行深度联营,并计划开发自有商品品牌。为赶上互联网经济的大潮,王府井加大了对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

从王府井百货方面获悉,百货大楼已经将6层改为餐饮业态,未来还将会对百货业态进行调整,进而将目标人群从外地客向本地客转移。

王府井方面曾宣布将斥资3500万元对百货大楼部分楼层实施经营调整和装修改造。其实,百货大楼加速完成购物中心化只是王府井百货加速转型购物中心的缩影。据介绍,王府井百货目前正在全国多处加速转型、新建购物中心,商场将一改传统百货业态,加码餐饮、儿童、教育等体验业态。王府井百货之前曾发布计划称,将在2015年前开业4-5家购物中心,五年内完成省会城市门店布局。

2、银泰百货

国内传统百货业巨头银泰商业集团最终在拥抱互联网的罗马大道上迈出了决定性一步。3月31日,银泰商业集团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以53.7亿元港币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而与此前仅限业务层面小打小闹式的合作不同,银泰这次要把至少25%股份都转让给阿里巴巴集团。

去年3月,银泰百货集团更名为银泰商业集团,更名后的银泰商业集团由百货事业部、购物中心事业部和电子商务三部分组成。银泰商业集团拟在未来3年内,将全国购物中心经营面积从原有的130多万平方米增加到300万平方米。按照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的计划,银泰希望在购物中心和电商业务上有快速的成长,使百货、购物中心和电商业务以1∶1∶1之势“三分天下”。

然而事与愿违,银泰商业寄予厚望的银泰网发展未见起色,反而陷入长期亏损。不久后,传出银泰网CEO廖斌离职创业,银泰网也入驻天猫“寄人篱下”。此前,银泰公司及沈国军本人曾多次尝试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

3、世茂百货

据了解,世茂百货将于年底正式更名为世茂广场·工三。

世茂百货还将世茂百货首先对外围的射灯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调整,从外围灯光、品牌的更新,到店铺的装饰都将进行改变。同时,还引入了熟知的快时尚品牌,并将逐步引入更多休闲餐饮和时尚餐饮,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倾力打造儿童区、引入知名品牌外,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商场购物环境、氛围的营造,以及提供细致的服务。未来这里将是集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商业模式。世茂的的目标是要打造一个“高品质的世茂,不一样的百货”。

4、百盛百货

北京百盛购物中心复兴门店的调整于去年年底就已悄然拉开。作为最早进驻中国的外资百货企业,百盛连续两年的业绩下跌,成为传统百货业态整体危机的一个缩影。

上海百盛购物中心淮海路店从3月21日起正式推出只针对VIP客户的“贵宾专场”,只有手持邀请函或者相关贵宾卡的会员才被允许入内,这也是上海地区首次出现只接待VIP会员的商场。尝试推出这种在业内称为“闭店销售”营销方式,相关人士认为是百盛集团已启动“自救”模式。

与上海进行别开生面的营销模式不同的是,北京百盛购物中心复兴门店采取的策略是目前大多数购物中心都在走的一条路:加大餐饮比例,靠美食来留住顾客。早在今年2月财务报告公布前,复兴门店便已开始进行内部调整,称其店内将引入3000平方米面积的餐饮区。然而,记者在百盛购物中心复兴门店探店时发现,位于北楼10层的餐饮区仍在装修,尚未投入使用。目前,百盛购物中心复兴门店内很多专柜区域被设置为促销、出清活动场地,相信其调整的节奏还将继续。

业内的观点

1、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永平

目前,商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新项目的过快增长更加摊薄利润“大饼”。同时,由于百货店以商品销售为主,颇具价格优势、便捷性的电子商务对其更赢商网是冲击明显。双重竞争加剧了百货业的“内忧外患”,这也造成多数企业不能再依靠快速开店提振业绩。

目前,百货市场还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通过自身改变、有独特优势的企业依旧可以逆势增长;另一方面,品牌商的强势让部分商业项目在招商初期就面临夭折。

2、RET睿意德执行董事张家鹏

对百货业来说,作为生活场所的购物中心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这也就造成替代性竞争。更加危机的情况是,部分品牌商开始放弃进入百货店,而百货需要持续引入有市场活力的品牌。建议百货企业需要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商场环境与体验式业态的投放。同时,百货企业需要积极摆脱“二房东”角色开发自有品牌。

3、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

对零售企业而言,他们希望通过O2O模式打通实体、网上商城、移动应用三大核心渠道,创新零售业模式。在实际操作层面,PC及移动端确实给实体零售带来了潜在的新增流量入口,但现有O2O模式下短期内无法解决大多数实体零售企业的根本问题。而消费者对这一新的模式也仍在观望中。

由此看来,新时期的传统百货,不应再被称为“大路货”代言人,而应以彰显个性、提供差别化服务为定位,这正是国际流行百货理念的表达。在转型过程中,百货企业需要牢牢把握住消费者需求这一核心要素,在供过于求,需求引领行业发展的背景下,谁掌握了终端需求,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无论电商平台还是传统平台,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复合化,无论是买手制还是联营制,消费者并不在意商品是从哪个渠道买来的,而是在意自己购买的商品价格划不划算、购买是否方便以及购物体验和服务好不好。百货商场的转型升级,如果能从这几方面入手,要摆脱目前的困境,指日可待。

百货不转型 唯有死路一条?

1、SOGO庄胜崇光百货经历转型阵痛

在北京已有15年历史的老牌百货SOGO(庄胜崇光)开始尝试转型购物中心。来自北商商业研究院的分析显示,已入华16年的老牌外资百货SOGO近期正经历转型阵痛,新馆2-4楼已关闭调整逾半年,流失了大量商户和客流,5月9日再遇火灾或将为其品牌价值带来更大的损失。

计划转型的楼层目前仍处于关闭状态,商场方面对开业时间含糊其辞。目前新馆2-4层仍由围挡封闭,部分电梯停运,告示牌显示商场正在进行内部调整升级,部分品牌及会员服务中心已搬至本馆。受长期闭馆影响,已有品牌开始撤离。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商场售后返租模式或是影响转型方案出炉的原因。

SOGO招商负责人得到的消息是,目前商场方还未启动新馆的招商,5月之后或许能有消息,但并不确定。

2、方庄贵友大厦沦为停车场

闭店一年后,原方庄贵友大厦的改造仍无动静。记者走访看到,商场的装修已经停止,正在运营的只剩商场停车场。据商场招商人员透露,目前商场招商已全面暂停,没有开业时间表。

尽管商场招商及装修均已停滞,但招商部还有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物业更名为“尚品街”,定位中高端百货,但目前不再对外招商,整个项目目前没有进展也没有任何时间表。目前商场仅有停车场仍在运营,价格为每小时8元,20元可不限时停车。这也成为方庄贵友闭店一年后,给周边居民带来的惟一“福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原本贵友大厦有续约意愿,但由于北京金利来源经贸有限公司强势进入,贵友大厦最终离开。接手后,北京金利来源经贸有限公司出现资金问题未能按计划进行。期间,北京毛线厂又想再找回原合作伙伴,但遭到了贵友大厦的拒绝。不过,上述消息并未得到当事方确认。记者致电北京毛线厂了解物业情况,但遭到拒绝。。

去年3月,方庄贵友出于租约到期、个别合同条款未能与合作方达成共识等原因,被迫离开方庄。在此之前,方庄贵友曾在此地驻扎十年之久,拥有一批老顾客。

3、老佛爷百货难掩冷清

与周边的西单大悦城、汉光百货、君友百货大批客流量相比,记者发现老佛爷显得相对冷清。而老佛爷百货选址西单商圈也遭到了众多质疑,西单商圈主要消费者多数是时尚年轻人,而能消费得起西单老佛爷百货产品的消费者,多是大于35岁的中高产阶级。

“我们希望西单店可以辐射整个北京城,而北京的店铺则可以辐射整个华北地区,这些都是我们的计划。”巴黎老佛爷百货(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惠军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表示。对于人流量少的问题,西单老佛爷负责人说,人流量不能成为衡量商场与百货商店的唯一标准,也需要参考提单率以及购物率。

老佛爷最精华的“买手制”经营策略会保持下来,买手制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营模式,而在中国却前景难料。而老佛爷在百货业颓废期高调入驻西单商圈,相关商业专家表示一切都有待观察,其面临的挑战大过机遇。

------------------------------------------------

今日房产要闻由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美国商品中心举办,主要协助地产商融资(年利率约6.5-8.5%),拿地(可享受政府优惠)、销售(可提升房价和速度)等服务,具体业务请上WWW.GABG.ORG查看!

联系人:祝伟国139180 66128

联系人:廖承艺139180 58757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房地产今日要闻

微信号:gh_47e16dcc944b
功能介绍:专为房产总裁提供有价值的房地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