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几天在杭州。虽然春节没有到,但是远山如眉黛,铁道两边烟气迷蒙中的柳树已经开始冒出了鹅黄嫩绿的气息。虽然还没有到“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的时节,但是气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地已经复苏,天空飞着两只漂亮的风筝。

梁冬写过一篇有趣的文章,叫做《春姑娘一把脱下了我的秋裤》。他说很小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一个事,在同样的温度下比如说15度,在春天的时候,秋裤你就穿不住了。而在秋天的时候呢,这个秋裤你穿着正合适。随着他长大才发现,原来这个背后有大学问。按照道家的说法,春天我们的阳气由内向外散发,到了秋天,阳气由体外箱内收敛。所以秋天穿不住秋裤而秋天刚刚合适。

梁冬接着写道,原来我们正在渐渐变得“无觉”和“有知”。徐文兵老师说现代汉语的大问题在于“用而不知”。我们讲“知觉”的时候并不知道“知”和“觉”的区别。所谓“觉”,就是能够感受到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蛋,天气是冷还是热,食物能不能吃。就是我们小的时候的状态,就是所谓“天真”。我们小时候的这种能力,就是“元神”。

自然生物大部分都一直保有这种能力,所以“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用温度计去测量,春水和冬天的水是一样温度的,可是野鸭却能够清晰的感到变化所在:候鸟会在一定的季节迁徙。春天一旦来临,玉兰花就会开放,我们叫他们“花信”,花所信守的承诺。地震来临之前,鸡和狗都知道不对头,鸡不肯回窝往树上飞,狗汪汪汪叫个不停,只有与人浑然无觉。

我们失去“觉”是因为我们越来越依赖“知”。我们不在用自己的情绪认真真诚敏感的去理解那种天真的状态,然后全然地接受,并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事。我们越来越用“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的“知”的态度去要求自己,更可怕的是,去要求周遭的环境。如果用道家的观点来说,就是“识神”。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识神”压倒“元神”的过程。

我们用“应该”来要求自己的时候,我们是成长的,因为我们在按照社会的要求来改造自己。可是如果我们把这种“应该”的矛头转向他人和环境,我们就很容易生病,因为让人生病的情绪“怨恨恼怒烦”几乎全部来自于对环境的责怪和对他人的怨恨。反过来,如果我们活在“元神”之中,活在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之中,我们反倒是能够悠然自得。

就像孩子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一样,一个孩子摔倒在地上很少骨折,因为他还像一个动物一样,轻轻地就滚过去了,而成年人就丧失了这种能力。一旦失去,就需要慢慢培养。

还好是有希望的,徐文兵老师说他在练习太极和形意拳的时候,师傅教过他们一些方法。比如在半夜子时(阴面变成阳面的那个时候),感受一块砖正反面的温度变化。通过这种反复的学习和比对,能够把自己从浅薄、粗鄙和愚钝中拔出来,转入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沉潜的体认之中。

高手是怎么样的呢?有一个“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王安石让苏东坡过三峡的时候带一瓶中峡的水来泡茶。可是苏东坡是个文人,在中峡的时候大发感慨给忘记了,只好取了下峡的水带给王安石,结果王安石一泡茶说不对,这是下峡的水。

大概古人生活单纯,没有太多东西诱惑吧。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言安堂

微信号:Yan_Huang_TH
功能介绍:记录各种读书心得,偶尔发发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