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资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是在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的支持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联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了中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的中长期发展研究。


 资源:我国风能资源潜力在30亿千瓦以上,在现有风电技术条件下,足够支撑20亿千瓦以上风电装机。

  路线:2020年前,积极有序开发陆上风电,开展近海风电示范;2021-2030年,陆上、海上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2031-2050年,实现在东中西部陆上风电和近海风电的全面发展。

  投资:到2050年,在基本情景下,风电累计投资12万亿元(2010年价格);在积极情景下,风电累计投资24.5万亿元(2010年价格)。

资源:我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总体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分布特点。其中,青藏高原最为丰富,年总辐射量超过1800kWh/m2,部分地区甚至超过2000 kWh/m2,四川盆地资源相对较低。年总辐射量在1000 kWh/m2左右。

  路线:太阳能利用有三种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三种技术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竞争性各不相同,未来发展应予综合考虑。

  太阳能光伏:近中期晶体硅电池商业化组件效率超过20%,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30年薄膜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效率接近晶体硅电池,在市场上与晶体硅电池平分秋色。2025年太阳能光伏实现平价上网。2030年以后,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主要的替代能源之一;2050年之后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主导电源之一。

  太阳能热发电:2020年太阳能热发电可以成为承担调峰和中间电力负荷的电源,2025 -2030年以后成为可以承担基础负荷的电源,并实现平价上网。2015-2020年,主要是工程的试点示范阶段,积累系统集成经验;2020-2030年,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30年以后,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太阳能热利用:2020年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仍将是主流应用方式,约60%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同时太阳能采暖、制冷系统应用快速发展,1%左右的总建筑面积将应用太阳能采暖、制冷系统;到2030年,太阳能供暖和太阳能工农热利用将迅速增长;从中远期看,2050年,太阳能中温热利用在工农业领域有望发挥巨大节能作用。

  环境效益:实现上述目标将获得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到2050年,在基本情形下,二氧化碳减排量21.5亿吨,二氧化硫减排1854.7万吨,氮氧化物减排602.4万吨;在积极情形下,二氧化碳减排量46.5亿吨,二氧化硫减排3722.0万吨,氮氧化物减排1302.7万吨。

资源:2012年可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可获得总量折合3.3万吨标准煤。其中农林剩余物类资源可获得量2.17亿吨标准煤,邮寄废弃物类资源可获得量9500万吨,能源作/植物类资源可获得量1600万吨。未来生物质能源资源将达到6亿吨标准煤左右,农林剩余物类将保持现有的水平,有机废弃物类资源将有所增长,能源作/植物类资源是未来资源增量的主要来源。

  路线:未来生物质能产业将形成多元化的技术体系,产品类型将涵盖电力、热力、燃气和液体燃料。

  到2020年,生物质混燃发电、生物质热点联产、生物质热解气以及工业沼气的生产成本均可等于或低于同时期同类化石能源的全成本;到2030年,各类技术均已成熟,成本将等于或低于同时期同类化石能源产品总成本,与化石能源比较,各类技术经济性明显增加,对化石能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到2040年,增幅经济激励措施基本取消,生物质产业进入市场化轨道。

  环境效益: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将取得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到2050年,生物质能产业将提供超过3亿吨标准煤的产品替代化石能源,可减排温室气体7亿吨(CO2计);拉动投资1.56万亿元,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1.6万亿元和58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10万个,增加农民收入1500亿元。


 到2050年,电力将主宰能源系统,风电、太阳能发电将主宰电力系统。电力占整个终端能源消费60%以上,电力供应中非化石能源发展占比达到91%,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86%。如果以上目标能够实现,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的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将低于1980年的排放水平。

数据来源于: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电气工程小混混

微信号:Electric-Engineering
功能介绍:与电气工程小混混一起闯荡电气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