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紧急救护法


紧急救护法

1. 通则

1.1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救治。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1.2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心脏停止跳动后,只有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1.3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1.4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2. 触电急救

2.1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与医务人员接替时,应提醒医务人员在触电者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不得间断抢救。 

2.2 迅速脱离电源

2.2.1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2.2.2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所有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在脱离电源过程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2.2.3低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控制一根线的开关,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的火线。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5)若触电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电源的,则应迅速断开电源,救护者迅速登杆或登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用带有绝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2.2.4高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供电企业或用户停电。

(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源开关或熔断器。

(3)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应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可靠接地,然后另一端系上重物抛掷,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另外,抛掷者抛出线后,要迅速离开接地的金属线8m以外或双腿并拢站立,防止跨步电压伤人。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

2.2.5脱离电源后救护者应注意的事项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而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

(3)救护者在救护过程中特别是在杆上或高处抢救伤者时,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电气设备、线路即使电源已断开,对未做安全措施挂上接地线的设备也应视作有电设备。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绝缘工具和牢固的绳索等。

(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2.2.6现场就地急救

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现场救护人员应迅速对触电者的伤情进行判断,对症抢救。同时设法联系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的医生到现场接替救治。要根据触电伤员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急救方法。

(1)触电者神志清醒、有意识,心脏跳动,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此时不能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地方躺下,安静休息1~2小时,让他慢慢恢复正常。天凉时要注意保温,并随时观察呼吸、脉搏变化。

(2)触电者神志不清,判断意识无,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应立即用仰头抬颏法,使气道开放,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此时切记不能对触电者施行心脏按压。如此时不及时用人工呼吸法抢救,触电者将会因缺氧过久而引起心跳停止。

(3)触电者神志丧失,判定意识无,心跳停止,但有极微弱的呼吸时,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不能认为尚有微弱呼吸,只需做胸外按压,因为这种微弱呼吸已起不到人体需要的氧交换作用,如不及时人工呼吸即会发生死亡,若能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按压,就能抢救成功。

(4)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不得延误或中断。

(5)触电者和雷击伤者心跳、呼吸停止,并伴有其他外伤时,应先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然后再处理外伤。

(6)发现杆塔上或高处有人触电,要争取时间及早在杆塔上或高处开始抢救。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迅速将伤员扶卧在救护人的安全带上(或在适当地方躺平),然后根据伤者的意识、呼吸及颈动脉搏动情况来进行前(1)~(5)项不同方式的急救。应提醒的是高处抢救触电者,迅速判断其意识和呼吸是否存在是十分重要的。若呼吸已停止,开放气道后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s继续吹气1次;若颈动脉无搏动,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2次,促使心脏复跳。若需将伤员送至地面抢救,应再口对口(鼻)吹气4次,然后立即用绳索参照附图-1所示的下放方法,迅速放至地面,并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

(7)触电者衣服被电弧光引燃时,应迅速扑灭其身上的火源,着火者切忌跑动,方法可利用衣服、被子、湿毛巾等扑火,必要时可就地躺下翻滚,使火扑灭。

2.3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2.3.1判断意识和通畅呼吸道

2.3.1.1 判断伤员有无意识的方法:

(1)轻轻拍打伤员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如图附图-2所示。

(2)如认识,可直呼喊其姓名。有意识,立即送医院。

(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s。

注意,以上3步动作应在10s以内完成,不可太长,伤员如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拍打肩部不可用力太重,以防加重可能存在的骨折等损伤。

2.3.1.2 呼救

一旦初步确定伤员神志昏迷,应立即招呼周围的人前来协助抢救,那怕周围无人,也应该大叫“来人啊!救命啊!”,如图附图-3所示。

注意,一定要呼叫其他人来帮忙,因为一个人作心肺复苏术不可能坚持较长时间,而且劳累后动作易走样。叫来的人除协助作心肺复苏外,还应立即打电话给救护站或呼叫受过救护训练的人前来帮忙。

2.3.2.3 将伤员旋转适当体位

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患者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两侧躯干旁。

如伤员摔倒时面部向下,应在呼救同时小心将其转动,使伤员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伤员头、颈、胸平稳地直线转至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四肢平放,如附图-4所示。

注意,抢救者跪于伤员肩颈侧旁,将其手臂举过头,拉直双腿,注意保护颈部。解开伤员上衣,暴露胸部(或仅留内衣),冷天要注意使其保暖。

2.3.2通畅气道

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立即通畅触电者的气道以促进触电者呼吸或便于抢救。通畅气道主要采用仰头举颏(颌)法。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注意:严禁用枕头等物垫在伤员头下;手指不要压迫伤员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颈部上抬时不要过度伸展,有假牙托者应取出。儿童颈部易弯曲,过度抬颈反而使气道闭塞,因此不要抬颈牵拉过甚。成人头部后仰程度应为90°,儿童头部后仰程度应为60°,婴儿头部后仰程度应为30°,颈椎有损伤的伤员应采用双下颌上提法。 

2.3.3判断呼吸

在通畅呼吸道之后,由于气道通畅可以明确判断呼吸是否存在。维持开放气道位置,用耳贴近伤员口鼻,头部侧向伤员胸部,眼睛观察其胸有无起伏;面部感觉伤员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或耳听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如附图-7所示。

注意:①保持气道开放位置;②观察5s左右时间;③有呼吸者,注意保持气道通畅;④无呼吸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⑤通畅呼吸道:部分伤员因口腔、鼻腔内异物(分泌物、血液、污泥等)导致气道阻塞时,应将触电者身体侧向一侧,迅速将异物用手指抠出;⑥不通畅而产生窒息,以致心跳减慢。可因呼吸道畅通后,随着气流冲出,呼吸恢复,而致心跳亦恢复。

2.3.4判断伤员有无脉搏

在检查伤员的意识、呼吸、气道之后,应对伤员的脉搏进行检查,以判断伤员的心脏跳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1)        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首次人工呼吸后)。                        

(2)      一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

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

(3)      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

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两侧滑移2~3cm,

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如附图-8所示。 

注意:①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妨碍触及;②不要同时触摸

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血中断;③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④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⑤未触及搏动:心跳已停止,或触摸位置有错误;触及搏动:有脉搏、心跳,或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伤员脉搏):⑥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瞳孔散大,面色紫绀或苍白,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可以判定心跳已经停止。⑦婴、幼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腋窝和肘关节之间的中点,用食指和中指轻压在内侧,即可感觉到脉搏。

附:不同状态下电击伤患者的急救措施

不同状态下电击伤患者的急救措施

神志

心跳

呼吸

对症救治措施

清醒

存在

存在

静卧、保暖、严密观察

昏迷

停止

存在

胸外心脏按压术

昏迷

存在

停止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昏迷

停止

停止

同时作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2.4 口对口(鼻)呼吸

当判断伤员确实不存在呼吸时,应即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其具体方是:

(1)在保持呼吸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孔(或鼻翼)下端,以防气体从口腔内经鼻孔逸出,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并用自己的嘴唇包住(套住)伤员微张的嘴。

(2)用力快而深地向伤员口中吹(呵)气,同时仔细地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如无起伏,说明气未吹进,如附图-9所示。

(3)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伤员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伤员胸部,吸人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伤员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可放松,以便伤员从鼻孔通气,观察伤员胸部向下恢复时,则有气流从伤员口腔排出,如附图-10所示。

抢救一开始,应即向伤员先吹气两口,吹气有起伏者,人工呼吸有效;吹气无起伏者,则气道通畅不够,或鼻孔处漏气、或吹气不足、或气道有梗阻。

注意:①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大于1200ml会造成胃扩张;②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如附图-11所示;③儿童伤员需视年龄不同而异,其吹气量约为800ml左右,以胸廓能上抬时为宜;④抢救一开始的首次吹气两次,每次时间约1~1.5s;⑤有脉搏无呼吸的伤员,则每5s吹一口气,每分钟吹气12次;⑥口对鼻的人工呼吸,适用于有严重的下颁及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骨折等情况的伤员,难以采用口对口吹气法。⑦婴、幼儿急救操作时要注意,因婴、幼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用一手托颈,以保持气道平直;另一方面婴、幼儿口鼻开口均较小,位置又很靠近,抢救者可用口贴住婴幼儿口与鼻的开口处,施行口对口鼻呼吸。 

2.5 人工循环(体外按压)

人工建立的循环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体外心脏按压(胸外按压),第二种是开胸直接压迫心脏(胸内按压)。在现场急救中,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应牢记掌握。

2.5.1按压部位

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如附图-12所示。

2.5.2伤员体位

伤员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弹簧床,则应在伤员背部垫一硬板。硬板长度及宽度应足够大,以保证按压胸骨时,伤员身体不会移动。但不可因找寻垫板而延误开始按压的时间。

2.5.3快速测定按压部位的方法

快速测定按压部位可分5个步骤,如附图-13所示。

⑴首先触及伤员上腹部,以食指及中指沿伤员肋弓处向中间移滑,如附图-13(a)所示。 (a)二指沿肋弓向中移滑   ;(b)切迹定位标志;  (c)按压区;

(d)掌根部放在按压区;     (e)重叠掌根

⑵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如附图-13(b)所示。

⑶然后将食指及中指两横指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如附图-13(c)所示。

⑷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如图4—13(d)所示。

⑸再将定位之手取下,重叠将掌根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如附图-13(e)所示。

2.5.4按压姿势

正确的按压姿势,如附图-14所示。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伤员胸骨上方正中,靠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2.5.5按压用力方式附图-14快速测定按压部位分解图

(1)按压应平稳,有节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2)不能冲击式的猛压。

(3)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如附图-15所示。压按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

(5)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6)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2.5.6按压频率

按压频率应保持在100次/min。

2.5.7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关系通常是,单人为15:2,双人复苏为5:1,婴儿、儿童为5:1。

2.5.8按压深度 

通常,成人伤员为3.8~5cm,5~13岁伤员   

为3cm,婴幼儿伤员为2cm。

2.5.9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                 

(1)   按压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

上,这容易引起骨折(肋骨或肋软骨)。

(2)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易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

(3)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肋软骨骨折,特别是摇摆式按压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附图-17(a)所示。

(4)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够,按压深度达不到3.8~5cm,如附图-17(b)所示。

(5)按压冲击式,猛压,其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

(6)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

(7)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压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

(8)按压速度不自主的加快或减慢,影响按压效果。

(9)双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是交叉

放置,如附图-17(c)所示胸外心脏按压

常见错误。  

2.6 心肺复苏法

2.6.1操作过程有以下步骤:

⑴ 首先判断昏倒的人有无意识。

⑵ 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叫“来人啊!救命啊!”等。

⑶ 迅速将伤员放置于仰卧位,并放在

地上或硬板上。

⑷ 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或颌)。

⑸ 判断伤员有无呼吸(通过看、听和感

觉来进行)。

⑹ 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两口。             

⑺ 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

⑻ 如有脉搏,表明心脏尚未停跳,可仅做人工呼吸,每分钟12~16次。

⑼ 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定位下在胸外按压位置   常见的心肺复苏错误的手法进行心前区叩击1~2次。

⑽ 叩击后再次判断有无脉搏,如有脉搏即表明心跳已经恢复,可仅做人工呼吸即可。

⑾ 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的位置进行胸外按压。

⑿ 每作15次按压,需作两次人工呼吸,然后再在胸部重新定位,再作胸外按压,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协助抢救者或专业医务人员赶来。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⒀ 开始一分钟后检查一次脉搏、呼吸、瞳孔,以后每4~5min检查一次,检查不超过5s,最好由协助抢救者检查。

⒁ 如有担架搬运伤员,应该持续作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超过5s。

2.6.2心肺复苏操作的时间要求

0~5s:判断意识。

5~l0s:呼救并放好伤员体位。

10~15s:开放气道,并观察呼吸是否存在。

15~20s:口对口呼吸两次。

20~30s:判断脉搏。

30~50s: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5次,并再人工呼吸2次,以后连续反复进行。

以上程序尽可能在50s以内完成,最长不宜超过一分钟。

2.6.3双人复苏操作要求

(1)两人应协调配合,吹气应在胸外按压的松弛时间内完成。

(2)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3)按压与呼吸比例为15:2,即15次心脏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4)为达到配合默契,可由按压者数口诀1、2、3、4、……、14吹,当吹气者听到“14”时,做好准备,听到“吹”后,即向伤员嘴里吹气,按压者继而重数口诀1、2、3、4、……、14吹,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5)人工呼吸者除需通畅伤员呼吸道、吹气外,还应经常触摸其颈动脉和观察瞳孔等,如附图-18所示。

2.6.4心复苏法注意事项

(1)吹气不能在向下按压心脏的同时进行。数口诀的速度应均衡,避免快慢不一。

(2)操作者应站在触电者侧面便于操作的位置,单人急救时应站立在触电者的肩部位置;双人急救时,吹气人应站在触电者的头部,按压心脏者应站在触电者胸部、与吹气者相对的一侧;

(3)人工呼吸者与心脏按压者可以互换位置,互换操作,但中断时间不超过5s。

(4)第二抢救者到现场后,应首先检查颈动脉搏动,然后再开始作人工呼吸。如心脏按压有效,则应触及到搏动,如不能触及,应观察心脏按压者的技术操作是否正确,必要时应增加按压深度及重新定位。

(5)可以由第三抢救者及更多的抢救人员轮换操作,以保持精力充沛、姿势正确。

2.7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转移和终止

2.7.1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心肺复苏术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可以根据以下五方面综合考虑:

(1) 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伤员瞳孔由大变小。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则说明复苏无效。

(2) 面色(口唇)。复苏有效,可见伤员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如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3) 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应继续进行心脏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伤员心跳已恢复。

(4) 神志。复苏有效,可见伤员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

(5) 出现自主呼吸。伤员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

2.7.2转移和终止

2.7.2.1 转移

在现场抢救时,应力争抢救时间,切勿为了方便或让伤员舒服去移动伤员,从而延误现场抢救的时间。

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抢救者不应频繁更换,即使送往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鼻导管给氧绝不能代替心肺复苏术。如需将伤员由现场移往室内,中断操作时间不得超过7s;通道狭窄、上下楼层、送上救护车等的操作中断不得超过30s。

将心跳、呼吸恢复的伤员用救护车送医院时,应在伤员背部放一块宽、阔适当的硬板,以备随时进行心肺复苏。将伤员送到医院而专业人员尚未接手前,仍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2.7.2.2 终止

何时终止心肺复苏是一个涉及到医疗、社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终止心肺复苏,决定于医生,或医生组成的抢救组的首席医生。否则不得放弃抢救。高压或超高压电击的伤员心跳、呼吸停止,更不应随意放弃抢救。

2.7.3电击伤伤员的心脏监护

被电击伤并经过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电击伤员,都应让其充分休息,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少于48h的心脏监护。因为伤员在被电击过程中,由于电压、电流、频率的直接影响和组织损伤而产生的高钾血症,以及由于缺氧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经过心肺复苏抢救,在心跳恢复后,有的伤员还可能会出现“继发性心脏跳停止”,故应进行心脏监护,以对心律失常和高钾血症的伤员及时予以治疗。

胸外按压              保持气道通畅,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

100次/min        人工呼吸12~16次/min        进行,每作15次胸外按压,

需作2次人工呼吸

(在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情况下,由专人护送医院进一步抢救)

2.8 抢救过程注意事项

2.8.1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2.8.2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条件和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器设备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决定是否采用。

创伤急救

3.1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3.1.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急救成功的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延迟和误操作均可加重伤情,并可导致死亡。

3.1.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3.1.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3.1.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3.1.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伤员搬运时的方法见附

3.2止血

3.2.1伤口渗血:

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3.2.2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

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

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3.2.3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如附图-20所

示,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

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min,

下肢每8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h。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3.2.4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                  

3.2.5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附图-21,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3.3骨折急救

3.3.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附图-22,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3.3.2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图23)使颈部固定不动。应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3.3.3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附图-24)。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3.3.4骨折固定和注意事项:

3.3.4.1 骨折固定应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3.3.4.2骨折固定的夹板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3.3.4.3 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 

3.4颅脑外伤

3.4.1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3.4.2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内液体,或将液体再吸入鼻内。

3.4.3颅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 

3.5烧伤急救

3.5.1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

3.5.2强酸或碱灼伤应迅速脱去被溅染衣物,现场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要彻底,然后用适当的药物给予中和;冲洗时间不20min;被强酸烧伤应用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中和;被强碱烧伤应用0.5%5%醋酸溶液或5%氯化铵、或10%构椽酸液中和。

3.5.3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

3.5.4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 

3.6冻伤急救

3.6.1冻伤使肌肉僵直,严重者深及骨骼,在救护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要强使其肢体弯曲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应使用担架,将伤员平卧并抬至温暖室内救治。

3.6.2将伤员身上潮湿的衣服剪去后用干燥柔软的衣服覆盖,不得烤火或搓雪。

3.6.3全身冻伤者呼吸和心跳有时十分微弱,不应误认为死亡,应努力抢救。 

3.7 动物咬伤急救

3.7.1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扩散。

3.7.1.1 咬伤大多在四肢,应迅速从伤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然后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用布带扎紧,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吸收。

3.7.1.2 有蛇药时可先服用,再送往医院救治。

3.7.2犬咬伤

3.7.2.1 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口内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3.7.2.2 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

3.7.2.3 尽量设法查明该犬是否为“疯狗”,对医院制订治疗计划有较大帮助。 

3.8 溺水急救

3.8.1发现有人溺水应设法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呼吸心跳停止者用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曾受水中抢救训练者在水中即可抢救。

3.8.2口对口人工呼吸因异物阻塞发生困难,而又无法用手指除去时,可用两手相叠,置于脐部稍上正中线上(远离剑突)迅速向上猛压数次,使异物退出,但也不用力太大。

3.8.3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窒息缺氧。由于淡水在人体内能很快经循环吸收,而气管能容纳的水量很少,因此在抢救溺水者时不应“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更不应仅“倒水”而不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3.9 高温中暑急救

3.9.1烈日直射头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现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重时抽搐、惊厥甚至昏迷。

3.9.2应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员口服盐水。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3.10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

3.10.1气体中毒开始时有流泪、眼痛、呛咳、咽部干燥等症状,应引起警惕。稍重时头痛、气促、胸闷、眩晕。严重时会引起惊厥昏迷。

3.10.2怀疑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应即将人员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处休息。抢救人员进入险区应带防毒面具。

3.10.3已昏迷病员应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心跳停止者,按心肺复苏法抢救,并联系医院救治。

3.10.4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美观照明

微信号:nnmgzm
功能介绍:南宁美观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阳光照明广西地区总运营商.地址:南宁市五一中路聚福隆灯饰城,联系方式:0771-4825977.经营范围:照明器材、五金交电等.公司产品凭借优异的品质、良好的信誉、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