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手机应用版图再洗牌 大陆高端手机扩大转向内嵌式触控面--中国触摸屏网

内嵌式触控面板崛起抢市场的威胁持续扩大,日系面板场日本显示器(Japan Display;JDI)日前宣布In-Cell触控式WQHD智能手机用5吋面板领先量产,且积极筹备新厂扩充,LTPS面板产能提高2成,夏普(Sharp)也预计6月起推出更高端In-Cell。


随着In-Cell等触控面板产能成长,加速大陆智能手机品牌导入于高端机种,2015年大陆十大手机品牌业者纷纷加入In-Cell/On-Cell等内嵌式触控面板阵营并扩大采用机型,而玻璃触控与薄膜触控的价格差距拉近,促使部分中低端手机重回OGS触控面板阵营,推动2015年陆系手机触控市场版图掀起洗牌效应。

  

此外,近期大陆面板厂京东方及天马在量产LTPS产线后,进一步朝向Full HD高解析度手机用面板及In-Cell内嵌式触控面板量产迈进,目标将打入大陆前五大手机品牌面板供应链。据传,天马5吋的HD解析度In-Cell触控面板可望抢先导入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新机种。


由于面板厂加速布局In-Cell、On-Cell内嵌式触控产品,并祭出价格诱因,2015年新款手机的5吋解析度HD规格的In-Cell触控面板报价已下探18美元。市场估计,2015年大陆智能手机品牌采用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渗透率将达到15%以上,将对外挂式触控面板厂带来排挤效应。


由于市场战况激烈,大陆手机品牌为了提升形象及开发高端市场,从2014年起大陆手机品牌开始尝试In-Cell触控面板,包括华为于2014年在高端机型采用In-Cell后取得成功,并在2015年将对In-Cell扩大其采用力度。至于小米、联想、TCL、酷派、中兴、Oppo、vivo、金立、Gionee等大陆智能手机厂商也纷纷采用In-Cell或On-cell等内嵌式触控面板。


业界指出,尽管GFF薄膜式触控面板于2014年下半仍占有大陆智能手机市场约7成以上的市占率,然而2014年底~2015年部分业者开始回流OGS玻璃触控阵营,由于触控NB市场需求不见起色,在玻璃触控面板产能供过于求下,2015年OGS触控面板经过3次强化制程后,其报价与GFF薄膜式触控面板的价差已明显缩小

以5.5吋为例,GFF薄膜触控面板含全贴合价格约在7美元左右,而OGS触控面板加上强化制程的报价约为8美元,在强度改善后,玻璃触控面板性能及灵敏度成为吸引品牌业者的导入诱因。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申银万国电子

微信号:sywgdz
功能介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电子小组公众平台,各类电子观点、行业信息直接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