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疾控信息】7.28世界肝炎日

2004年,欧洲2个肝炎患者联合会发起了世界性宣传肝炎防治知识的活动,即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WorldHepatitisAwarenessDay)。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宣传活动定于2004年10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与你同行(YouHaveCompany)”,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医务界、政府人员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知识。
肝炎简介: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有五种主要肝炎病毒,被称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这五种类型最为引人关注,这是由于其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和死亡情况以及可能引发疫情和疫情传播。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使数亿人罹患慢性病,并且二者合在一起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最常见原因。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常是因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造成的。发生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通常是由于通过非肠道途径接触了受感染的体液。这些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有:接受了受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用受污染的设备进行侵入性医疗操作,而就乙肝而言,出生时发生母婴传播,由家庭成员传给儿童,并且还通过性接触传播。
发生急性感染时可能会出现有限的症状或者没有症状,或者包括诸如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尿色变深、极度乏力、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
节日由来:
第二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由奥地利、孟加拉国、比利时、克罗地亚、希腊、埃及、波兰、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西班牙、瑞典和泰国等肝病患者联合会发起,于2005年10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丙型肝炎:今日焦点(HepatitisC:APriorityToday)”,主要是让政府人员认识到丙型肝炎严重性并采取全国性卫生保健计划。
2006年9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办事处、欧洲肝病患者联合会、欧盟和欧洲肝病学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召开了第三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新闻发布会,其主题是“现在就检查(GetTested)”。
2007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办事处、欧洲肝病患者联合会、欧盟和欧洲肝病学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联合召开了第四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新闻发布会,其主题是“肝炎?现在就检查(Hepatitis?GetTested!)!”。
在连续四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之后,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的防治。2007年11月,世界肝炎联盟正式成立,决定将延续原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但10月1日为中国国庆日,中国代表提议更改活动日期。
最终,世界肝炎联盟决定在2008年5月19日举行世界肝炎日(WorldHepatitisDay)活动,来自多个国家的200余家患者团体将参加此次活动,并共同发出主题——“我是第12个吗(Am I Number 12)?”
2010年5月21日,在巴西、印尼、哥伦比亚、中国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关于“世界肝炎日”的“WHA63.R18号决议”获得通过,指定每年的7月28日(第一个发现乙肝表面抗原的美国医生Baruch Blumberg的生日)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肝炎日”。
节日背景: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虽然病毒种类不同,但都足以对人构成严重危害,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
世界卫生大会首次就病毒性肝炎通过一项决议,审视了疾病的现状,要求世卫组织制定一项有时间目标限定的全面战略,加强疾病监测、提高预防手段,扩大筛查范围并向感染者提供治疗,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的帮助。
全世界约有20 亿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 亿以上的人患有慢性感染,每年有50 至70 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有1.3 至1.7 亿人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估计每年有35 万人因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死亡。
主题解读:
2011年7月28日是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世界肝炎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第四个疾病日,主题为“这就是肝炎“。我国“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认识肝炎,科学防治”,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到肝炎危害,引起重视。
2012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在延续了2011年世界肝炎日主题“这就是肝炎……(This is hepatitis…)”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核心信息,即“肝炎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遥远(It's closer than you think)”。我国“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积极行动,共抗肝炎。”
2013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主题"这就是肝炎,了解它,面对它”。我国“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肝炎早预防,健康更主动”。
2014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主题"战胜肝炎,从我做起”
数百万人患有病毒性肝炎,更多人则有被感染的风险。大多数患有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一直是病毒的携带者。因此,肝炎在这部分人身上发展成严重的慢性肝脏疾病的风险极高,而且他们可在不知不觉中向其他人传播病毒。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与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肝硬化和肝癌。
世界肝炎日提供机会,让人们重点关注某些具体行动,如:
加强对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筛查和控制;
提高乙肝疫苗的覆盖率,推动将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
协调全球对肝炎的应对。
尽管与肝炎感染相关的疾病负担非常高,但出于多种原因,大多数国家并未以全面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原因包括,大多数人感染病毒后并未出现任何症状,并且在感染后的数十年间一直没有症状出现,直至炎症发展成慢性肝脏疾病。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病毒的“默默流行”。
由于治疗肝癌和由肝硬化导致的肝衰竭的费用昂贵,病毒性肝炎也对卫生保健系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许多国家,由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衰竭是实施肝脏移植的首要原因。这种末期治疗极其昂贵,一个人的花费轻易就能高达几十万美元。
疾病知识:

治疗误区:
误区一:症状和一般疾病混同
通常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如果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活跃,肝功能受到损伤,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口干、口苦、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右上腹隐隐作痛、腹泻、小便黄如浓茶色等都是病症的反应。
误区二:不发病就不会传染
大部分携带者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发病,所以人们就认为其不具有传染性,也无须检查。其实不然。建国医院肝病科吴医师介绍,所谓病毒携带者,是肝功能和B超检测都正常,但表面抗原呈阳性,也就是澳抗阳性的人。这些人的肝脏并没有损伤,但只要检测出澳抗阳性,就具有传染性。
误区三:不做定期体检
及时、准确地检测病情,对治疗是非常有利的。很多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或感染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要早发现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一年或半年体检一次,检查肝功能和乙肝五项指标。
饮食须知:
(1)、增加蛋白质:卧床休息时肝血流量增多,同时肾血流量也增多,醛固酮分泌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肝细胞的修复,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给予各种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饮食是极其必要的。如各种鱼类、牛奶、蛋品、瘦肉等动物蛋白质和豆制品类植物蛋白,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2)、控制水、钠的摄入:水分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控制静脉输液量,以保持出、人液体平衡。控制钠的摄入量,因为水的储留取决于钠的滞留。控制钠除消极地控制每日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开始要控制在以每日不超过2克为宜,以后按情况加以调整。大约10%患者经过单纯的水、钠限制,不用药物即可使尿量增加,腹水减退。
(3)、营养控制:丰富的营养,补给合理丰富的营养和热量对于疾病的恢复是积极的,如需补给单一营养应因病而异,如低蛋白血症时应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而对于严重肾功能和肝功能衰竭者,蛋白质则应有所限制,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对于肝性腹水,应有足够热量,每日保证热量在2000Kcal以上,以补充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每天1~1.2g/kg,肝性脑病时蛋白应限制在每日0.5g/kg左右。同时还应补充适量脂肪。为了减少分解代谢,肝硬化病人应提倡两餐之间再进食,有助于改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肝硬化饮食需注意之一:蛋白饮食慎量。虽然强调患者需进高蛋白饮食,但是有肝性脑病者应低蛋白饮食。
肝硬化饮食需治愈之二:进食慎量。进食量以八成饱为佳,切勿过量,以进食后不感到腹胀为度,有餐后腹胀者,应减少进餐前后的汤量。
肝硬化饮食需注意之三:对症。食物品种应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黄疸时减少蛋白质的摄人,等黄疸消退再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以免诱发胆囊炎发作,加重黄疸或使黄疸不易消退。
肝硬化饮食需注意之四:忌空腹。肝硬化的饮食可选用的食物为鱼、青菜、豆芽、豆制品等,水果以橙子、苹果较好,但要注意不要空腹进食水果,
肝硬化饮食需注意之五:卫生。肝硬化调理过程中,所有食物均应新鲜干净,以免因抵抗力下降,出现腹泻等肠道感染表现而加重病情。
肝硬化饮食需注意之六:忌粗糙。肝硬化的饮食食物不宜过于粗糙,以免诱发曲张食道静脉破裂出血。
乙肝指数:
社会对肝炎患者的关心才刚刚及格
5月19日,是第二个世界肝炎日,主题是“我是第十二个吗?”全球大约每12人中就有一个是病毒性肝炎患者。专家说,目前我国至少有两千万乙肝患者,每年因此去世的高达30万人。对于乙肝患者来说,除了病毒的侵害,整个社会的不宽容也是造成防治困难的一个因素。
在第二个世界肝炎日之前,5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布了中国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指数。指数显示,中国慢性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为64.1分(满分100分),总体生活质量仍待提高。
专家指出,主、客观四大关键因素——即治疗状况、社会和经济条件两项客观因素,以及治疗观念、心理状态两项主观因素——是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计有慢性乙肝患者3000万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9300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庞大的慢性乙肝患者人群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指数”项目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来自8个城市的600名乙肝患者参与了此次调研。但是面对64.1的平均分数,长沙163肝病医院的专家摇摇头说:“64.1分我不满意,这才是刚刚及格,什么时候能到了85分,才说明整个社会对肝炎患者的关心是真正到位了。”
另一项调查涉及了4741名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他们中近8成对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缺乏认识,其中6成的患者认为只要坚持不到3年即可,只有25%的患者认为抗病毒治疗需要坚持3年以上。“理想的治疗状态是2年。实际上大部分人的抗病毒治疗需要5年左右。”长沙163肝病医院专家告诉记者。
专家说,乙肝病毒很难被彻底根除,然而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罪魁祸首。专家一直深深为一个27岁的小伙子惋惜,“他从确诊肝癌,到去世,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他说的这个小伙子,姓王,是长沙一家企业的业务骨干,一直以来都很拼命,没有人知道他的肝有问题;而他的父母,虽然知道他是“小三阳”,却一直未关注他的检查结果;而他本人,除了在药店自己买点药吃外,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正规的治疗。
一直到他肝部不适上医院检查,为他体检的医生吃了一惊:肝脏肿瘤几乎占据了他的整个肝部,甚至开始压迫其他器官。“这个小伙子如果能早一点上医院,就不至于让他的父母白发送黑发。”
相关活动:
在第四个世界肝炎日来临之际,亚洲(北京)国际肝病研究院与中国重症肝病患者救助平台发起“共抗肝病百日会战”活动,该活动计划从2014年7月21日开始,用100天时间为10000名肝病患者或者疑似肝病患者进行免费公益检查,为3000名重症肝病患者提供每人高达5000元医疗救助。活动期间,平台定点医疗单位北京军海肝康医院还将每周组织一次专家会诊,每半月举办一场肝病知识讲座,每月发放10000份肝病科普宣传资料。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礼泉疾控中心

微信号:LiquanCDPC
功能介绍:礼泉县疾控中心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业务指导中心; 开展结核病防治、预防接种、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健康体检与健康咨询及《健康证明》的签发、X光透视拍片、心电图、B超检查,临床检验、水质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