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生不生“二宝”,这是个问题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段晓芳

  从去年1月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我市与全省同步自2014年5月底起实行“单独两孩”政策。一年过去,首批“二宝”已经到来,选择穷养还是富养?二胎时代,生不生“二宝”为何依旧是许多家庭幸福又纠结的“单项选择”?面对再次被热议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话题,大宝?二宝?孩儿到底几个好?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生?不生?三代人的纠结

  “哎,你还生不生二胎?”春节期间,34岁的张晓璐参加同学聚会,几个女同学凑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

  生?还是不生?符合生育政策的张晓璐陷入纠结之中:“‘大宝’是个闺女,婆婆一直让我再生个,说两个孩子是个伴儿,长大能互相照应。但照顾一个就忙得焦头烂额,再要一个,能照顾得了吗?”

  随着“单独两孩”政策的放开,像张晓璐这样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家里老人热切希望再生一个的有很多。而中学教师小薛想生二胎却遭到了自己父母的反对。

  “现在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再生一个孩子肯定会耽误工作。”父亲这样劝说。“现在提倡优生优育,一个孩子教育好就不错了,两个太分散精力。”母亲的理由也很充分。父母的苦口婆心终于让小薛打消了再生一个的念头。

  要不要生“二宝”,自己纠结、父母纠结,“大宝”其实也纠结。

  近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了不少“大宝”阻止父母生二胎的事儿,小周就开玩笑问自己5岁的女儿:“宝宝,妈妈再生一个弟弟或妹妹,跟你一起玩好不好?”这一问不要紧,女儿嚎啕大哭,边哭边问:“妈妈不喜欢我了吗?我不乖吗?妈妈不要我了吗?”小周苦笑着摇头:“现在这个话题成了我们家的禁忌,一提,闺女就开始哭。”

  二胎时代到来,到底生不生“二宝”?这让许多家庭陷入幸福又纠结的“单项选择”之中。我们身边,到底有多少人选择生“二宝”?

  记者从市计生委了解到,自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之日起至去年12月底,全市共受理审批“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对象652对,今年1月和2月共受理审批84对。而去年6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共有4.9万对夫妇。

  市计生委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我市“单独两孩”申请人群主要是城镇居民,基本集中在28岁到35岁之间,都属于80后。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现实和理由,总体是处于纠结状态的人占多数,而真正选择生育“二胎”的并不多。

穷养?富养?需要面对的困扰

  29岁的赵鹏是一家企业的会计,收入中等,儿子今年3岁,原本和妻子计划明年再生一个孩子,近来却开始打退堂鼓。

  “从怀孕开始,孕检、营养、生产费用,已经过万了。孩子出生,请一个月嫂六、七千元。一罐奶粉最便宜也得200多元。”赵鹏粗略算算抚养一个孩子花费,越算越觉得压力太大,“孩子一周岁开始上早教班,一节课一百多元,接着就是上幼儿园,以后再学个特长什么的,花费也不少。再生一个,真怕养不起。”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赵鹏一样,不打算生“二宝”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精力带孩子,另一方便是担心生养孩子的成本太高。而后者是许多家庭纠结的主要原因。在网上,有网友也算了一笔账,“穷养”一个孩子至少要30万元,而“富养”无疑是个“无底洞”。

  从我市开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已过去近10个月,迎来“二宝”的父母如何看待穷养与富养的问题?

  杨先生儿子今年4岁,女儿刚刚出生,对于生“二宝”的问题,他和妻子有着一致的看法:“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再苦再累也值了。”“要‘二宝’之前并没有想太多,办法总比困难多,没大家想的那么恐怖。”今年5月将迎来“二宝”的田欣这样说。

  “孩子的成长,不是穷养或富养能简单概括的。”长期从事社会问题研究的赵教授认为,“在对待二胎的问题上,大家想的总是困难多,解决办法少。其实,不盲从,不攀比,保持理智、平和的心态,认真担负家庭的责任,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大宝?二宝?孩子到底几个好

  “单独二孩”新政实施后,并未引发新的生育高峰。由此,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话题引起舆论热议。这让不少人再次陷入大宝?二宝?孩子到底几个好的困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80后表示曾考虑过要生育二孩,部分人认为只要条件允许,会选择生“二宝”。同时,多数80后的父母赞成子女生两个孩子,而进入婚姻的90后,许多人表示会生二孩。

  社区工作者马莉认为:“现在,许多年轻夫妇的孩子都是靠双方父母帮助抚养,而房价、教育成本、医疗费用等,是许多普通家庭生育‘二孩’最大的‘后顾之忧’。其实,如果有条件,相信还是有许多人会选择生二胎的。”

  “看似只是个‘生育’问题,但却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养老、失独家庭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采访中,赵教授分析,生育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时之事,也需要社会公共资源的相应调整。同时,“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刚刚一年,当前的统计数据也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效果。

  “对于生二胎,就目前趋势而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生活会更温馨。一方面孩子会更懂得珍惜和分享,另一方面大人也能更加积极地工作、奋斗。”长期从事计生工作的李女士这样说。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张家口晚报

微信号:kxuanhua
功能介绍:权威发布宣化本土新鲜资讯,欢迎您踊跃提供新闻线索,一经刊发,将有惊喜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