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寒假进行时之三:别有生机“水立方”


他们很热情,他们很执着,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土八路”,却从事着“顶天立地”“高大上”的事业;他们上得了讲台,下得了田间和湖河,能为一组采样分析数据连续几周加班到深夜,也能扛着锄头在大棚温室里从冬劳作到夏;他们居于“水立方”,视实验室为半个家,把教学科研当作事业干。他们就是由两位60后、三位70后、九位80后博士组成的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研究所科研团队。

这是一支以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平台成长壮大起来的学术新锐团队。目前,研究所14位成员全有博士学历背景,3位有博士后经历,5位有出国经历。整个研究团队涉及土壤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方向,整合力量凝练形成了“水土保持”、“土壤生态”、“侵蚀环境”、“沂沭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四个小团队。目前在研项目15项,总经费571万元;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46篇;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年味渐浓、寒风萧瑟的假期里,“水立方”里的水保所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呢?二月六日,农历腊月十八,“寒假进行时”系列报道小组来到了位于弘毅楼群西北侧的“水立方”,亲身感受了他们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领略了一番他们顶天又立地的工作豪情。


“在基金打磨过程中,头脑风暴很重要,激烈的讨论甚至争辩,往往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按照采访约定,记者来到了位于研究所三楼西头的会议室,研究所成员除了两位在野外考察现场不能赶来外,其余十二位都来了。徐树建所长则告诉我们,他们刚刚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意识到我们对这个新鲜词汇的疑惑,徐所长忙解释说,“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如今延伸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在我们学术探讨、基金打磨中经常使用。我们刚刚进行的头脑风暴其实是为沂沭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组的李强博士即将申请的青年基金进行打磨。”这场头脑风暴的主角李强博士补充道,“我们所里有个传统,就是不管是哪位老师在申报基金或是在基金打磨时,我们全所都要总动员,集中全所的智慧,共同为一个老师出谋划策。”

土壤生态研究小组的张广娜也笑着补充道“刚刚我还给李强提到了措辞上和标点上的一些问题。基金申请很严谨,过程非常艰辛,费时费力。我们研究所十几个人,来自不同的中科院研究所,还有的是浙大、山大、南开、北师大的博士、博士后,大家的学科背景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讨论甚至争论过程中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有些毫无头绪、一头乱麻的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来一场头脑风暴对我们十分重要。”

徐所长告诉我们,目前所里14位成员人均一项国家级项目,这些项目都充满了集体的智慧,大家在一起针对项目的方方面面,从整体思路的把握,到细节的推敲,甚至措辞句点都要进行集体研讨打磨,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一个特色。
“假期是科研工作的黄金期,时间集中、精力集中,水保所成立以来,我们一直都是暑假热火朝天、寒假生机盎然的工作状态。”
教学有寒暑假的休整期,而科研工作没有。“项目有严格的执行期,有了项目就有了一份责任和压力。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 水土保持研究小组的吴希媛老师告诉我们,她和刘前进老师过了年就去国外进修访学,目前正积极办理出国手续,同时也要按期完成手头上的活儿。另外该组的吴元芝老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虽然刚刚结题,但是假期期间仍然每天坚持上班,为再申请做充足的知识储备。

沂沭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小组的李修岭老师说,“我们承担的云蒙湖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项目二月底初期报告就要拿出来。前几天我们跑野外采集了样品,这几天晚上连续处理样品,争取尽快拿出监测数据”。

作为一支成立只有三年的科研团队,水保所是全校第一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单位,也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互补、基础厚实、实力雄厚、甘于奉献、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徐所长用“暑假热火朝天,寒假生机盎然”形容他们常年的工作状态。2013年暑假,刘前进、安娟老师为获取一组精确的实验数据,带着一帮研究生们冒着降雨大厅内40℃的高温,苦干了2个多月,土槽填充、样品烘干、样品分析,一套流程下来,每个人都瘦了一圈;王立志老师多年来身体力行,保卫沂沭河流域水生态平衡,牺牲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吴元芝老师在树干茎流测定系统野外安装调试中,当时是拖着怀孕4个月的身体,不顾雨后山路湿滑,坚持带学生上山,亲自示范;从事杂交育种的谢宝东老师常年在高温潮湿的大棚内精心培育杂交新种,记录下植物生长的点点滴滴。徐所长说到这些时不禁眼睛潮润。
“我们刨土箩沙有点土,但是接地气;我们还能玩转几百万的高精尖仪器,也很高大上。”
水保所在成立之初就为自己定下了“顶天立地”的工作思路,缕着这个思路,他们向上瞄准国际前沿和机遇,寻找导向和资源;向下立足区域热点和难点,寻找需求和项目。“目前我们的项目都是来源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是从社会需求中我们找到的研究导向,同时瞄准国际视野前沿”。徐所长介绍说。目前水保所以“暖温带山地丘陵区水土迁移与调控”为主题,以沂蒙山区为重点,积极开展了“水土流失监测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水土流失规律与过程调控、土壤水分与养分循环机制及其调控、面源污染及治理技术、区域环境演变与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六个野外基地。2014年9月沂沭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小组一举中标中央财政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云蒙湖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项目,获项目资助经费158万。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为临沂人民的‘大水缸’保驾护航的项目。”

“项目本身来自于当地社会需求,要切实能做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不光要在象牙塔做好基础研究,还要走出象牙塔做大量的采集、监测工作”。云蒙湖项目主持人李修岭老师说。他们组在野外不论寒暑,无数次地前往蒙阴,到湖面上采集样品,返回实验室就要抓紧时间处理样品。“在不寻常的气候、天气状态下采集的样品才更具有取样价值、分析价值,电闪雷鸣要去、大雨倾盆要去、冰雪封湖也要凿冰取样”。介绍的同时,李修岭老师指着身边的仪器群,“这些机器都是高精尖精密仪器,价值百余万,我们就是要通过它们来得到精密数据,然后为政府下一步的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个假期,我们人没闲着,机器设备也没闲着。”
“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看到学生出成绩比我们自己出成果还要高兴。”
我们在所里正好遇到三位在读研究生在安娟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安娟老师说,“其实我们做项目既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但是最根本地还是要输送给学生。看到自己的学生做出成果比自己出成果还要高兴。”徐所长说,水保所14位老师全部都有教学任务,要承担着资源环境学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任务。“我们并不觉得教学挤占了搞科研的时间,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把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成果,把创新的思维、熟练的动手能力传授给学生,学生整体素质提升了,学校应用型名校建设才能名副其实。”李修岭老师说。这一观点得到了其他成员的高度认同。大家都说把现在做的项目一部分交给学生,他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很多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对学生的考研也有很大的帮助。部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荣获优秀论文,在读的研究生也发表了多篇高质量文章。在2014年底举办的首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谢宝东老师指导学生研究的“室内多功能移动生态墙”项目荣获三等奖。

张广娜说,“我们积极做项目、搞研究,希望能为申报硕士点增加砝码,有了硕士点,有了我们自己的研究生,我们的科研,我们的教学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集体打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水土保持研究团队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氮磷组成
“云蒙湖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的生物样品分析
智能温室中的辛勤劳作
编辑:王锐 孙玉鑫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团委

微信号:myxsh2011
功能介绍:想了解临沂大学美术学院最新动态么?快来关注我吧!我将每天推送校园内外好玩的那些事和最及时的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