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河津地名录”|百底村名由来



【“河津地名录”征文选登】  百底村地处河津市东隅。东有河运高速公路,西依张柴大道,北眺吕梁山,中有火车站,南邻108国道河运高速南出口,汾河在村南流过,
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全村现有人口3626人。加之曙光集团、安民集团、凯鑫钢厂、火车站、高速公路管理站、水文站、百底渡口、曙光铁路发运站、铁路变电站,有6000余人在本村生活。有耕地3257亩,现属城区街道办事处管辖。

  百底别名红蓼滩,春来桃杏霏红,川原灿烂,望之若流霞然。是河津八景之一。

  古诗云:寻访百底到前川,红蓼花开分外姸。

  无限春光看灿烂,归来踏破一溪烟。

     据《河津史料集》记载,邑中八景中的《红蓼春姸》,就指的是百底村汾河滩春景。百底亦名射雁滩,为唐朝薛仁贵射雁处也。此滩,乃当年唐朝名将薛仁贵经常打雁的地方,故又名射雁滩。

  还有一说,早在唐朝之前就有百底村庄。据传说,“百底村”原名“百帝村”,意指该村可出一百个皇帝,历经沧桑,后遭封建帝王的干预,将“百帝”改为“百底”。

  百底汾河渡口古称“春姸渡”,由于渡口两岸土质坚硬,来往行人、车辆方便,不湿鞋、不沾水,即使涨水,西至苍底渡口、山王渡口都不能行走的人和车辆均到春姸渡口过河,故称“铁码头”。村北坡道,平坦好行,因土质关系,天旱无汤土,下雨路不滑,行人车辆安然无恙,称之“神坡道”。

  解放前,该村有大小庙宇二十四座:百王庙、土地庙 、婆婆殿、观音庙、玉洞宾庙、吕王庙、府君庙、娘娘庙、南海菩萨庙、河神庙、天神庙、铁观音庙、花花庙、山关庙、关帝庙、文欣庙,山神庙、火神庙、菩萨庙、城隍庙、二郎庙、药王庙、金山庙。

  据传村后有钟山寺,寺内有一口大铁钟,敲一下河津县城都能听见。渡口有一头地牛,号称镇河铁牛,并有铁狗一只,每当汾河涨水,只要铁牛一声吼或铁狗一声叫,河水就立即退潮,为此故称“铁码头”。其后汾河涨水,邻方村河水进村,至今百底村没进过汾河涨水。

  明末崇贞十七年(1644年)农民起义将领李自成东渡黄河进北京路过百底村,见“百王庙”建筑宏伟,三面环沟进出只有一条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军事上是易守难攻的风水宝地,为此李自成曾在此庙屯兵数日。

  百底村人杰地灵,光绪三年,汾河发了一场洪水把全县所有河滩地一漫平光,无渠无堰,无法辨认。加之河水改道在地权上全县发生了争执,就连当时的县太爷也束手无策,是本村前贤郝君道献计,向县太爷建议:把河滩地多余的地作为学堂地,其收入归学校开支。汾河沿岸有学校的村都有了“学堂地”。后来郝君道被县长任命为“县参议”。后人为颂扬他的功德还编了顺口溜流传至今:百底村雾气腾腾,郝君道赛过朝廷。

  相传在百底村起始建村时,师姓最早,后来师姓收留了杨姓。解放前一直有“师杨不乱宗派”之说。过去村里还有武、马二姓,村西有“武家井”;西沟有“马家门楼”,解放后,武、马二姓已不复存在。

  除本土外,百底村还有一个自然村——在北坡五里之遥有1969年迁移的百底新村。被编为第十居民小组,现住居民62户,284人。目前,百底全村共有姓氏70个,居民3626人。

  今日的百底村更是日新月异,工、农、商、贸齐头并进。,曙光集团、安民集团、凯鑫钢厂安置了本村农民工800余人,有力地促进了本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支村委一班人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投资260万元建一座高标准教学楼和一所幼儿园。水电暖、硬化、亮化一步到位。投资240万元,给村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灯和监控设施。新增三个变压器650容量。村口、学校新建了两个仿古门楼。重修了汾河桥。投资100余万元,给各居民小组盖起了新机井房。全部安装了浇水管道。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河津新闻传媒

微信号:esxhjb
功能介绍:做河津有价值,有责任的媒体!